门槛高了,还进不进场?

越来越高的房价、越来越高的首付、越来越高的利率,一轮轮调控下来,很多刚需已然丧失了进场的希望。当门槛越来越高,到底要不要进场?对购房者和开发商来说,都必然要经历一番纠结。在房地产市场一步步走向理性化的过程中,个人的选择似乎无关大局。

旅游地产专刊117期

首套利率上调,刚需由观望转向务实

首套利率上调,刚需由观望转向务实9月14日起,北京多家银行继续上调首套房贷款利率,个别银行调整为最低执行基准利率上浮20%的利率政策,还有个别银行的多个网点首套房集体“暂停接单”。事实上,仅看今年,北京的房贷利率就已经历五次重要调整。再看看北广深等一线城市,其平均房贷利率已纷纷突破5%,而天津、成都、厦门、杭州、福州、惠州、济宁等二三线城市也在跟进。

有硬需求的买房族偷偷算了一笔账,按照等额本息还款法计算,如果购房者贷款为200万元,按照年初首套房贷款利率执行九折优惠、25年期计算,月供为11014.73元;按照首套房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上浮5%、25年期计算,月供为11861.38元;如果按照首套房贷款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0%来计算,25年期月供为12150.71元。每月多还1000+,拼命攒钱供房的工薪族不由得捏了一把汗。

越来越高的房价、越来越高的首付、越来越高的利率,一轮轮调控下来,很多刚需已然丧失了进场的希望。对于刚需来说,今年确实有太多负面的消息,而未来似乎更加不可期。一方面,由于信贷收紧,放款时间变长甚至停贷,贷款难的问题席卷全国,越来越多的购房者被动加入等“贷”行列;另一方面,房贷利率还有可能继续上调,刚需购房成本继续加大。由观望转向务实,也许能换来最好的结果。

上调房贷利率,改变投机者的预期,从而遏制“炒”的需求,这是政策出台的初衷。但首套房大都是“用来住的”,安居乐业也是最重要的民生。如何让刚需不被误伤,如何让公共利益得到保障?在楼市调控的大风向中不能少了这方面的观照。

拿地双竞机制,开发商靠专业赚红利

拿地双竞机制,开发商靠专业赚红利调控面前,感觉很受伤的,还有开发商。想要拿地,配套承诺是前提。借助土地引来教育配套、产业配套、基础设施配套的模式,在房地产开发中实施已久,只是近来愈发清晰与严厉。捆绑教育配套、配建租赁住房、搭配保障住房等成标配,残酷的土地竞争,考验的不光是开发商的钱袋子。在高地价、融资收紧,竞自持、竞配建等更多束缚之下,再加上同行之间短兵相接,竞争激烈,拿地,还是不拿,成为一个纠结的命题。

梳理一下:在8月11日济南汉峪土地拍卖中,供应的14宗土地只有少数几宗没有捆绑教育配套。杭州余杭推出3宗地,要求现场投报配建养老服务用房。东莞在10月即将出让的数块地块中明确规定采用限价加竞自持的模式,来稳定地价及房价。南京在试行土拍达到最高限价,不竞价而竞争建设保障房面积的新规之后,又出台商品房用地配建保障房细则。凡此种种,显然对开发商的建设和成本控制,是极大的考验。

监控数据显示,8月房企拿地面积下滑近4成,拿地金额下降超2成。8月重点监测品牌房企累计新增土地面积727.94万平方米,环比减少38.2%;规划建筑面积为1552.27万平方米,环比减少32.6%。拿地成本947.81亿元,环比下降21.3%。

靠出售土地解决财政收入的思路已经过时,土地直接红利时代过去,而立足城市升级,提升城市品质,解决更多就业,创造更多税收,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新的出发点,成为附加在土地上的新红利。从这个角度看,未来城市的发展诉求在呼唤开发商做更专业的判断和衡量。

买房依然需求旺盛,拿地热情仍不减

买房依然需求旺盛,拿地热情仍不减即便如此,从趋势看,买房依然需求旺盛,拿地始终热情不减。

虽然高房价让很多人望“楼”兴叹,但买房,依然是人们孜孜以求的梦想。房,是成家立业的根本,是安居乐业的前提,在这个要结婚先买房的时代,购房需求的旺盛总是不言而喻。在一连串调控组合拳及“打补丁”的政策作用下,热点城市投机和投资性购房需求受到打击,甚至催出了首付贷等畸形产物,刚性需求却在释放。

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,8月,15个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中,除北京、上海、厦门等3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持平外,其余12个城市新房价格均环比下跌。这是最近三年15个热点城市首次出现全面停涨。这似乎是刚需购房者难得的机遇。

今年前七月,房地产开发商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长11.1%,土地成交价款同比增长率更是高达41.0%。1月到8月累计,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7134亿元,同比增长37.3%。开发商拿地基本围绕核心一二线城市,以及都市圈周围三四线城市。有眼光的开发商,仍在聚焦一线和二线核心城市,择机进入大都市圈的一些周边城市。今年上半年,碧桂园在一线城市的拿地总数已与前两年的年度拿地总数持平。

总之,在刚性需求和地产投资的双重推动下,中国的房地产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上涨潮,如今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的呼声日渐占据上风,让所有人揪心的房价终于开始变得平稳。展望未来,房地产市场既不会暴跌也不会暴涨,将会是大概率事件,房地产市场必将进一步理性化。买不买房,不用多想,看自己的需求和能力,相时而动。